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

市体育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

访问量:

2020年,市体育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彰显省会担当”,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再深入、实践再创新、工作再抓实,打好了“抗击新冠疫情、贡献体育力量”主动仗。南昌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并与长春缔结为体育友好城市。

一、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科学健身抗击疫情。结合疫情防控特殊形势,积极探索全民健身新模式。疫情期间,共抽调529名体育技术骨干开展线上“宅家健身、科学防疫”健身指导,累计发布居家健身微信、健身短视频等2520个,微信文章阅读量达26万人次,帮助广大群众在特殊时期实现居家科学运动。按照“线下赛事停摆,线上内容不歇”的原则,连续举办“科学健身抗疫情”、全国(江西站)线上亲子运动会、南昌线上马拉松等系列“云赛事”活动,形成了“人人都是运动员、家家都是运动场”的良好氛围。各项赛事网上点击量累计达670万余人次,投票数达72.2万余票。

(二)扩大供给强化保障。疫情期间,安排100万体彩公益金向社会免费赠发了5000张“全民健身一卡通”;向154名援鄂医务人员及家属赠送了价值467万余元的免费健身卡,引导群众主动健身战“疫”,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暑假期间,开展“娃娃学练体育体彩来买单”系列公益活动,涵盖游泳、太极、围棋、象棋、击剑、足球、航模七大项目技能培训,惠及包括医护人员、现役军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班在内的青少年学生4250人。继续举办科学健身进机关、国民体质监测进机关等活动,为机关干部开出个性运动处方,有序引导干部科学健身,丰富了广大干部群众文体生活。

(三)精准发力刺激消费。一方面,建立完善消费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体育类协会脱钩改革方案、体育消费券配送实施办法、“一条龙”青少年训练工作方案、社会力量合作办训实施办法、落实体育健身类游泳场优惠水价政策等文件6个,为促进体育消费先试先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持续推送消费举措。继8月份举办首届市民体育消费月、线上网红评选(十大健身打卡地、十大体育地标、十大民间健身达人)、体育夜市等活动后,11月份成功策划了包括展览展销、直播带货、潮流赛事、水上运动节、全国高校电竞邀请赛、国内名校赛艇邀请赛暨第四届赛艇大师赛以及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研讨会等板块内容的首届中国·南昌体育产业博览会,共吸引56万人次参与其中,为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培育了新动能。今年以来,运用“ye南昌”APP平台,共推送210万元体育电子消费券,通过终端补贴带动市场新消费,直接拉动消费额1300多万元,体育消费市场恢复了往日活力。

(四)深化训练体制改革。突破思维定势,采取重心下沉、分散转移的方式,将部分人气高、普及广的体育项目向县区、学校、市场、协会延伸,在足球、篮球、击剑、射击、游泳、体操、跳水等项目上,推动市队县(区)办、市队校办、市队协会(俱乐部)等青训新业态发展,实现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多点投放、全面开花。今年组队参加全省青少年锦标赛,21个大项有9项获全省第一,18个项目进入全省前三名。创新改革现行竞训机制,10月份,联合市教育局印发了《南昌市“一条龙”青少年训练工作方案(试行)》(洪体发〔2020〕65号),全市有近百所中小学申请加入“一条龙”青少年训练体系。根据《南昌市社会力量合作办训实施办法》(洪体发〔2020〕66号),年底对全市52家单位(社会体育培训机构、体育俱乐部、县区体校)申报社会力量合作办训点进行全面评估,最终命名36家单位为“2020-2021年社会力量合作办训练基地”,累计发放合作办训补助经费400元,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办体育训练的热情。

(五)举办赛事提升后劲。10月份,十七届市运会和市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在红谷滩开赛,分设青少年组、社会组两个组别,共61个大项963个小项,为历届市运会项目设置最多、覆盖人群最广的全市综合性运动会。赛事期间,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南昌市体育赛事工作指南》,运用网络平台视频(照片、文字)进行直播,既落实了防疫措施,又提升了赛事关注度。此外,还圆满承办了全省青少年击剑、射击锦标赛、三对三篮球锦标赛等省级赛事;成功举办了全国高校电子竞技赛、湾里梅岭越野赛、城市定向赛、“英雄马”系列活动、首届南昌绿道健步行等自主赛事活动,群众参与运动健身和体育消费的热情高涨。

(六)深挖潜能助推发展。利用青山湖水上中心濒水资源优势,成功引入江西深潜赛艇体育有限公司、市篮球协会、市路跑协会等社会力量投资2300万元,合力打造出南昌赛艇赛事中心、南昌体育赛事执行中心和八一南昌篮球青少年训练基地,使破旧不堪的水上运动基地成功脱胎换骨、改头换面,一跃成为国内一流的水上赛事运动基地。12月19日,首支本土国企赛艇队伍——南昌地铁赛艇队正式成立,成为南昌赛艇赛事中心落成面向社会开放的标志。八一体育场利用周围看台下沿闲置空间等场馆资源优势,与击剑、围棋、象棋、广场舞、航模、田径、篮球、足球等12家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开展合作共建,拉动社会资本1000万元,成功打造江西省首个体育综合体。据统计,近年来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运营的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游泳池、健身房等健身设施呈两位数增长。

(七)主动作为彰显担当。3月中旬,在全省率先发布《疫情防控期间推进南昌市体育场所复工指导意见》,按下了体育场馆“复工键”。全市772家服务类体育企业、34家制造类体育企业和857家体育彩票销售门店全面复工。自主IP赛事成功实现提档升级,南昌马拉松获得中国田联“金牌赛事”和世界田联“银标赛事”称号,被省局列为“江西省体育产业示范项目”,成为全省唯一自主品牌国际标牌赛事。根据《江西省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赣发改社会〔2017〕258号)》精神,高标准推进社会足球场地建设任务,2020年新增社会足球场地65片,共发放奖励补助经费1855万元;全市社会足球场总量达到155片,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1片(其中社会足球场0.34片),超过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0.8片(其中社会足球场0.167片)的要求。

2020以来,全市体育工作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市属体校设施建设陈旧落后、全市竞技体育水平总体偏弱,优秀体育人才队伍存储量不大,以竞赛表演为主体的体育产业还未形成规模,等等。二是作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在组织规模化、项目多元化、设施便利化、指导专业化等方面做的还不够到位,打造城区“15分钟健身圈”还需要多方配合、同向发力、协调推进。三是受疫情及国家部委政策影响,全市计划赛事(含南昌马拉松)无法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二、2021年工作安排和打算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南昌“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承上启下之年。全市体育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围绕“办人民满意的体育、建设军体之城”为目标,深入践行“彰显省会担当”的更高要求,全面提升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努力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五城”建设贡献体育力量。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体育改革创新发展。围绕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认真贯彻落实《南昌市“一条龙”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实施方案》,按照先易后难、先试先行的原则,从小学、初中入手逐步向高中推进,立足全市范围遴选一批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实施“一条龙”训练机制。按照《南昌市社会力量合作办训实施办法》,持之以恒抓好各类训练基地的创建管理,将部分项目市级运动队委托社会力量承办,力争全市社会办训练基地达到50所以上。

二是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围绕打造“1+5+X社区邻里中心”目标任务,持续推进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为社区健身群众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充分利用“口袋公园”“邮票绿地”“绿道”等金角银边,打造2至3个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示范点,并在全市进行推广,完善举步可就的城区“15分钟健身圈”。同时,继续办好“娃娃学体育”、“科学健身进基层(机关)”、“国民体质监测进社区”等惠民活动。加大和卫健部门的联系,开办医疗健康、养生讲座,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三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以体育健身为平台,积极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的热忱。结合2021全运年,举办“我要上全运”系列赛事活动,组织优秀选手参加“我要上全运”省级赛事和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比赛,继续举办湾里国际登山越野活动周、迎新健步行、城市定向挑战赛等活动,推动城市定向赛向县区延伸。2021年,全市各级举办赛事活动将达100项次,参与人数超100万人次,在增强体育消费黏性的同时,进一步满足群众对参与体育健身的需求。

四是高标准办好体育赛事活动。做好全市“滕王阁杯”青少年体育联赛、市体传校田径、乒乓球以及青少年射击、游泳、击剑、跆拳道等比赛的竞赛组织工作。按照世界田联金标赛事要求,精心办好2021南昌马拉松和世界名校赛艇邀请赛等大型比赛,力争“英雄马”晋级为国际金标赛事。

五是扎实推进体育消费试点工作。按照“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既定部署,加快制度机制改革,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创新发展。重点在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丰富体育消费产品、提升体育消费模式升级等方面下功夫,试点期间着力培育1至2个本土规模以上体育企业,力争打造成上市公司,推动体育消费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六是强化体育硬件设施建设。认真做好市体校福州路校区旧址改造工程概算规划、项目申报等工作,力争纳入2021年全市重大重点项目;继续推进八一体育场综合体建设,启动对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力争早日立项审批。加快湾里射击中心运动员公寓、综合训练馆、室外附属工程等建设进度。根据进度情况,筹划好一期室内专业体育设施配套装饰提升及户外体育运动广场提升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在项目竣工后抓好跟进实施。持续推进社会足球场建设,在检查验收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兑现足球场地建设补贴资金。认真研究制定社会足球场地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足球场开放情况开展评估,切实发挥公共体育场地使用效益最大化。

七是科学编制全市体育“十四五”规划。科学研判“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不断深化体育改革发展,构建覆盖城乡、更高质量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到2025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2.5平方米,经常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以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的人数比例达到92%以上。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障机制,持续打造社会力量合作办训等多元化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为平台,不断繁荣健康消费市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昌市体育局

2021年1月6日

扫码浏览